青贮粉碎秸秆打捆机包膜机
 

开云体育官网:

  丁斌,蒙城佳仕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部长,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企业“创新达人”等荣誉。

  多跑现场、多学习、多钻研,努力做出更好的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汽车制造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初夏时节,蒙城佳仕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焊接车间内,金属碰撞声与设备嗡鸣声交织,工人们手持悬挂点焊机忙个不停。

  一位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着红色工装的身影,时而俯身查看设备参数,时而与工友探讨技术细节。他就是刚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丁斌,用12年的努力,从一名普通的冲焊车间工艺技术员成长为手握多项国家专利的技术带头人,在焊花与机器轰鸣中书写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荣光。

  “真正的创新永远生长在车间的土壤里。”2013年夏天,大学毕业的丁斌成了佳仕龙公司的一名冲压工艺员。他初进车间,就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书本上的冲压工艺参数在现实中频频“失灵”,看着老师傅轻调模具间隙就让产品达标,这个倔强的年轻人暗下决心:“我也行!”

  此后三年,为攻克技术难题,他和小组成员经常挑灯夜战,往返车间与实验室,反复试验、分析数据,成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在丁斌的带领下,企业工艺技术团队通过模具改造、工艺优化和废料再利用等措施,在技术升级、工艺改进、产品研究开发和绿色生产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蒙城佳仕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振介绍。

  在日常生产中,焊接电流瞬间值极高,溅出的火花很容易烧伤衣物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企业一直想方设法做好焊接保护工作。“原来的保护设施是电磁阀的,操作起来要5个步骤,较为繁琐,衣服经常被烧洞。”点焊机操作员姜富强说。

  面对多年难题,丁斌一点点进行摸索和改进,同时求教于老电焊工人和熟悉电气知识的同事,一同探讨改进措施的可行性和新研发装置的可用性。

  “师傅跟我讲,经验是靠一次次实践总结出的。我每天提前到岗,不断尝试,下班后对照工作笔记,复盘问题,一点点积累,坚持不懈,最终开发出JSL-103型压触开关安全保护设施,并申请了新专利,投用到焊接车间。”丁斌说,这不仅加强了对操作工人的保护,还进一步改善生产的基本工艺,助力焊接车间突破了生产瓶颈。

  “这项发明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每年还为公司节省了100万元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张振说。

  从冲压工艺员,到模具设计,再到焊接工艺领域,31岁的丁斌慢慢的变成为公司技术骨干。他不仅关注生产设备的改进,还着眼于汽车行业的市场动态,关注产品功能的升级。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丁斌团队成功将设计软件应用到设计开发生产中,为企业的产品研制和生产带来了极大便利,每年为公司节省本金60万元。

  “把每个人的智慧装进企业创新池”是丁斌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主导搭建的“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将多家知名汽车企业的技术资源汇成共享网络。创办的“工匠学堂”,走出了3位亳州工匠、12名机械工程师、34名汽车维修高级工,更孕育出省级QC获奖团队。他本人也获得了1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7项发明专利,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企业“创新达人”等荣誉。

  站在新的起点,这位全国劳模有了更朴实的愿景:“坚守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初心,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工艺升级,努力做出更好的产品、提供更优的服务,为汽车制造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加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戴安澜:永远振翅的“海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坚持以案为鉴持续纠“”转作风树新风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合肥高水平发展新局面

  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花鼓传韵”实践团队赴凤阳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以爱为帆 情暖童心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五彩假期”实践团队开展义务支教活动

  感受科技报国之心弘扬科学家精神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级专项实践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青春焕彩 创意墙绘来砀山县李庄镇“走花路”“跳格子”!

  当得知荣获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奖的那一刻,宫慧茹和她的队友们激动得相拥而泣。